齐鲁网·闪电新闻5月10日讯 近年来,栖霞市商务局将助力经济发展工作作为中心工作。宣传栖霞形象、寻求合作商机、弥补销售空白、促进发展合作。不断探索助农新模式、改革新方式、开拓新渠道,有效促进全产业链蓬勃发展,打通助农增收新通道,促进农民增收和市场消费双提升。
强化内生动力,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,让产业火起来、百姓富起来
【资料图】
据浪潮大数据监测显示, 2023年一季度,栖霞市网络零售额1.57亿元,同比增长308.8%,高于全市增速298.8个百分点。2022年4月24日,农业农村部和阿里研究院公布《“数商兴农”: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》报告,栖霞名列全国“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”山东省第一位,全国第十二位。
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为契机,共建设14个镇级电商服务站和5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。进一步畅通了栖霞市“原生态农产品进城,名优特新工业品下乡”的双向互通渠道,有序推进了“一市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产业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项目实施以来,坚持政府引导、电商带动,积极开展农产品促销活动,相继举办了“第四届双品网购节”暨“甜美栖霞,只樱邮你”栖霞市短视频直播带货、栖霞市首届农民电商节等10余场专题推介活动。在官道镇打造 “万亩果园电商供应链基地”一处,在翠屏街道打造“五谷电商助农基地”一处,进一步拓宽企业和农户的产品上行渠道。同时,结合产业特色和电商从业者特点,持续推出有针对性的专业化、专题性培训活动。先后针对农村党员、电商经营者、创业大学生、退伍军人等分类别、分层次开展电商培训活动10余场,600余人次参加培训。
拓宽外部渠道,坚持“引进来”与“推出去”相结合,多角度提升工作效能
2022年栖霞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电商扶持政策,采取政策引导、资金扶持等方式,引导外地电商企业回栖落户,带动栖霞市网零额的增长。着眼于“互联网+电商”销售新模式,通过市、镇、村三级电商网点打造,大力实施“网红农民、网红产品”打造工程,形成一种人往家乡走、钱回家乡投、业在家乡创的格局。
市商务局积极走出去,开展各类农超对接和招商引资活动,先后到北京、成都和重庆潼南区进行实地走访考察。在四川省山东商会和潼南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对接当地农超企业16家,实地调研农产品深加工企业9个,签订购销合同4个,达成合作意向6个,并与四川省山东商会、潼南区旅投集团建立农产品合作发展意向。同时,销售方式的活化也赢得了投资商的青睐。2022年底市商务局引进了双丰和实业(山东)有限责任公司艾草种植项目,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,以“基地+合作社”的方式拟建设万亩艾草种植区。现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,建设基地2000亩,并在今年4月份代表栖霞市参加省儒商大会集中签约。
塑造整体形象,加大城市宣传力度,提升城市品牌效应和对外美誉度
积极打造栖霞市区域公共品牌,打造一批有特色、有竞争力的本土市场经营主体。目前已完成栖霞市区域品牌名称“艾崮香”“栖云浮玉”的策划及相关认证,正在积极推广泉源、德丰、博士达、优搭、黄燕溪谷等5个农特产品品牌。豹山口苹果、烟薯、苹果醋、苹果脆片等一系列栖霞特色品牌已初步显现影响力。
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,按照点上发力、面上开花的思路,利用电商串联全市优质旅游资源,助推栖霞文旅提档升级。全力打造锦礼城市购物中心,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。延伸“电商+文旅”链条,做大做好“旅游+”系列文章。致力于打造栖霞首家创意艺术空间体验式城市购物中心,汇集了中泉食品、德丰食品、博士达集团、君恬果园、白洋河酿酒、梅卡庄园、兴邦新材料等20余家企业入驻,中心内部设立了手造区、特色产品展示区、红酒区、饮品区等几大功能区,展出产品200余款。
为进一步培养、选拔一批商务领域青年人才,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,提升栖霞城市形象和“中国苹果之都”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。市商务局于4月底举办栖霞市“名优特新”产品展销会及“锦礼杯”栖霞市商务形象代言人选拔赛活动。为进一步推介宣传栖霞城市形象,《栖霞市吃喝玩乐购产品名录》和《栖霞市外资外贸企业名优特新产品名录》也即将面世。
闪电新闻记者 于蓓佳 报道
关键词:
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中国新闻网
永州市1至4月市场主体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永州日报
国家邮政局再部署北京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工作 中工网-工人日报
江西前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2.8亿元 增速全国第一 江西新闻客户端
石城县积极构建企业服务全生命周期“绿色通道” 赣南日报-客家新闻网
中利集团董事长被内部通报批评 并罚款100万元 中国基金报
细分市场规模不大 兴协和更新招股书 投资者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