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昨天,历经3年建设的G15嘉浏段拓宽工程正式通车。3年时间,足够造一条新的高速公路,更新改造还有意义吗?当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步入“中年”,这样的困惑愈发凸显。
1988年,我国首条高速公路——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,从此刷新人们对于“速度”的定义。如今,G15(沈海高速)嘉浏段不仅试图解答这一困惑,还将刷新人们对于高速公路功能的印象。
从沪嘉高速开始,我国高速公路进入发展黄金期,高速由点成线、由线及网。回过头看,大批规划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的早期高速,已进入设施运作的“中年期”。它们是承担城市交通的中流砥柱,但同时,早期的车道数量设计、老化的配套设施,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交通需求。
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G15嘉浏高速,就面临这些痛点。它作为上海对外省市交通的重要通道,还有一道更大的难题:迫于交通压力,G15嘉浏高速不可能轻易推翻重来,但改造更新,施工也会影响正常交通。
两难之际,设计施工团队选择了一条新思路,采用低影响的更新手段。低影响,意味着不会影响正常运行,常见于房建领域的城市更新,在高速上还是首次使用。其难点远远高于普通的道路改造,一是改造里程长,此次涉及里程12.57公里;二是危险系数高,高速公路车水马龙、时速极快。
按照规划方案,G15嘉浏高速要增加两条时速100公里的车道,从原来的六车道拓宽至八车道。不仅仅车道要“打补丁”,还有6座大桥、23座中小桥梁、2处箱涵、6处管涵也要改造。隧道股份调动建设、设计、施工、运营全产业链资源,最终决定采用“建成一段交付一段”、分段分时、多次翻交方案。
2020年,G15嘉浏段拓宽工程开工,并被列入上海市重大工程。经过40多次交通翻交,G15嘉浏高速在最小程度影响市民通行的前提下,以最高效率完成了更新拓宽。
焕新之后,上海“北大门”扩容增流,高速也被赋予新功能,成为上海第一条通过改扩建实现智慧化的高速示范公路。其中,嘉西智慧收费站是上海市第一个现代化智能收费站,集ETC匝道预交易、智能收费机器人、自主自助发卡、收费站全息仿真、站级收费系统等多项智慧交通建设创新应用于一体。
(文章来源:解放日报)
关键词:
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中国新闻网
永州市1至4月市场主体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永州日报
国家邮政局再部署北京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工作 中工网-工人日报
江西前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2.8亿元 增速全国第一 江西新闻客户端
石城县积极构建企业服务全生命周期“绿色通道” 赣南日报-客家新闻网
中利集团董事长被内部通报批评 并罚款100万元 中国基金报
细分市场规模不大 兴协和更新招股书 投资者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