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吃吧,我哪配吃这种好东西”,被一个面包堵住嘴的孩子还会再开口吗?

“你吃吧,我哪配吃这种好东西”,被一个面包堵住嘴的孩子还会再开口吗? 

文 | 米粒妈

父母的一句话,到底能有多伤人?

米粒妈读过这样一件事:火车上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买了一个面包,大概十几块钱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他尝了一口,觉得味道不错,就对妈妈说:“这面包还真不赖,你尝尝。”

本来是想给妈妈分享自己认为的美味,可没想到,妈妈张口就给了孩子当头一棒:

“我可不尝,那么贵,成天乱花钱,在海南你就是,我可没你那么能花钱。那么贵买一个尝尝得了呗,谁像你也不知道好不好吃一买还买俩......你自己吃吧。”

儿子再也没有开口,可母亲却没有停止自己的数落。

只是看文字,米粒妈都感受到了儿子当时的无奈与崩溃,明明是好心分享,为什么会获得嘲讽和阴阳怪气呢?

其实,妈妈话里话外,无非是说面包太贵,自己配不上,儿子同样配不上。

但这位妈妈并不知道,这样做的后果,不是儿子能学会省钱,而是会从心底看不起自己,认为自己配不上一切好东西。

这就是心理学上的“不配得感”。

如此一来,别说努力奋斗,争取美好的生活,恐怕只会让孩子在自我贬低中难以自拔。

这让我想起了米粒姥姥,她一岁时被送到姥姥姥爷家,直到高中才接回家。

她本来是高级工程师家里的独女,去了姥姥家,却成了没人在意的孩子。弟弟(我表舅)妹妹(我表姨)一个个聪明绝顶、伶俐可爱,唯独她普普通通,被遗忘在角落里。

她知道姥姥爱吃饼芯,因为牙齿不好咬不动皮,就谎说自己就爱吃饼皮。结果全家人个个都把饼皮撕下来给她吃。

付出太多,自己的需求就会被别人忽视。人与人之间是如此,父母和孩子之间更是如此。

委屈的父母,养不出自信的孩子

奇葩说辩手席瑞曾分享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故事。

他从小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家里没钱,你妈一个人养你不容易。”

所以他知道自己必须懂事,不能给妈妈添麻烦,可是有一次,他和姥姥逛超市,看到一瓶桔子罐头。

看了很久,他没忍住摸了一下,姥姥看见他渴望的眼神,虽然犹豫了一下,可还是买了下来。

回去的路上,席瑞很开心,可姥姥突然说了一句话:“这个罐头能抵我们一顿的饭钱了”。

听到这句话,愧疚感差点要将席瑞淹没,他说:“那是这辈子我吃过最苦的罐头,我直到今天都清楚地记得罐头的价格是7块9。”

7块9的罐头,在小小的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“窘迫”的种子,长大后,他的内心总是有挥之不去的窘迫感。

现在,他早已不是那个吃不起罐头的小男孩了,可是每到消费场所,他的第一反应仍然是害怕自己买不起。

只要病得不严重,他从来不敢去医院,甚至,哪怕面对别人真心的夸赞,他的第一反应仍然是:我不配。

不配得感背后,是孩子的不自信和强烈的不安,又有谁能想到,这一切其实只源于孩子得到心爱之物时父母的一句:

“也就是为了你,要不然我不会买。”

米粒妈能够理解这是父母的爱子之心,可对孩子来说,这句话蕴含的牺牲感太强了,强到让孩子会不停责怪那个不懂事的自己。

想起之前一个女孩大学毕业旅行后的一篇帖子。她第一次坐飞机,满心欢喜地和妈妈分享自己在飞机起落时看到的风景。

妈妈却来了一句:

你过的富人生活,爹娘过的地狱生活。

这句扫兴的话,是父母在用针扎孩子的心,更是在用牺牲感告诫孩子:

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,你就应该听话。

在委屈自己的同时,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,这样一来孩子的确很难反抗父母的要求。

但同时,孩子也会产生强烈的不配得感,抹杀掉他们的自信,让他们失去安全感。

不配得感,是一把隐形的剑

有人觉得,不配得感,不过就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东西而已,正好省钱了。

但米粒妈想说,这种心理问题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
《冒名顶替综合征》一书中,奥利弗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。

奥利弗是一家公司高管,工作能力出众,为人热心开朗,所有朋友无不对他赞赏有加。

他的生活也堪称幸福标本,事业有成,家庭幸福,看起来没有任何烦恼。

但是没有人知道,完美的人生背后,奥利弗的内心却始终处于煎熬之中。

因为他觉得,自己做的一切,根本就配不上现在的成就与幸福,于是越美好的生活,对他而言就越难熬。

后来,心理专家发现,奥利弗之所以如此,还要从他的童年说起。

奥利弗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,母亲独自抚养他,可是失去丈夫的打击,让母亲一蹶不振。

所以小小的奥利弗就自动扛起了撑起家庭的责任,他拼命讨好母亲,希望能让母亲开心起来。

但结果呢,母亲不但不理会孩子的一番苦心,反而总是责怪小小的他。

母亲将自己婚姻的不幸发泄在孩子身上,哪怕孩子做得再好,她也只有冷嘲热讽。

幼年的他抱着对母亲的爱不愿责怪母亲,就只能怪自己,他认为是自己不够优秀,所以不配拥有幸福,也注定不该成功。

所以,哪怕他已经足够强大,他依然认为那并不是真正的自己,而是一个自己的虚假面目。

只要被揭穿,自己将万劫不复。

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中被称作“冒名顶替综合征”,最通常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获得的一切都是德不配位。

他们总是忽略,正是因为自己工作足够努力,才换来了升职;正是自己足够热情,才得到了所有人的喜欢。

固执地坚持:是我自己不够好,所以我不配。

不配得感就是一把隐形的剑,当时的伤口并不明显,却会在日积月累中一点点刺穿孩子的心脏。

让他无法相信自己足够好,在一句句鼓励与夸奖中苦苦挣扎,同时不得不更加苛刻的要求自己,从而在自我攻击中不断循环。

无条件的爱,给孩子最大的底气

或许有人会有疑问,家里的条件就是不够好,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,那又怎么避免孩子产生不配得感呢?

米粒妈在知乎问题“家长该不该把自己家财务真正情况告诉孩子”中,看到了一个女孩的答案。

大概从她小学五年级开始,妈妈每月发工资后,都会拿出一张纸,写上菜钱××元、水电××元……储蓄××元。

如果有剩余的,妈妈就会分给她一些,如果没有,就会如实告诉她:“没钱了,这月没得你的。”

小孩子难免也有想买东西的时候,她也会和妈妈商量,妈妈就会再次拿出那张资金分配表,母女俩一起计算,看看是否能从哪个项目中挤出一点。

如果可以,她就能实现愿望,如果不可以,她就明白,自己真的买不了。

虽然对理财还处于懵懂的阶段,她却已经明白,无论购买什么,都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。

这种从小养成的习惯,让她对金钱一直十分清醒,不乱花,但也绝不抠门。

妈妈做生意赚多少、亏多少,每一次她都知道得清清楚楚,有钱了,就一起花,没钱了,就共患难。

她的妈妈足够信任她,她也在这种透明的家庭状况下,学会了满足自己的小期待,克制自己的大欲望。

生活平淡,却从未有匮乏感困惑着她,也没有过而不及的挥霍,这不正是我们父母最希望孩子长成的样子吗?

现在女孩也有了女儿,她学着自己的妈妈告诉孩子家里的财务情况,让孩子明白,什么可以轻松购买,什么难以负担。

女儿也学会了管理金钱,和她当年一样,不抠也不挥霍。

最后的一句话,很戳米粒妈:别高估了自己,别低估了孩子。

是啊,如果家庭困难,大可不必一直重复,孩子会理解父母的能力有限,不会心生怨怼。

让孩子感到自卑的,从不是父母那句大大方方的“买不起”,而是拼尽全力购买之后告诉他的“你不配”。

相比于物质上的获得,对孩子而言,成长中的爱反而更加重要。

但父母的这份爱,切忌过满。

给了太多,一定会生出期待,希望孩子能够听话懂事,于是本该无条件的爱变成了孩子成长的前提,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。

倒不如学学现在的新型父母,爱孩子可以,但千万别委屈自己。

几十块一斤的车厘子,要吃全家一起吃,绝不可着孩子一人,这叫“有福同享”。

出门旅游,也不能只去适合孩子的景点,大人的需求照样需要得到满足。

这样的父母,看似不够疼爱孩子,却带给了孩子最纯粹的幸福,卸掉了孩子的心理负担。

因为快乐的父母,绝不会将委屈倾泻到孩子身上,反而能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时刻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哪怕一家人只是简单地一起吃面,孩子都会开心快乐,又怎么会感到物质上的匮乏呢?

客观条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,爱意与温度才是影响孩子前进的关键因素。

只要父母内心不把孩子当作负担,给孩子温暖的爱,孩子内心就会有底气认为自己配得上一切美好的事物,并有勇气为之奋斗。

个人简介:@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,美国海归,海淀家长。专注学习干货、教育经验和升学。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新股
市场
Copyright@  2015-2023 今日证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